top of page

#03

2016年五月,我們一行人來到蘭卡威(Langkawi),我們從檳城搭乘三個多小時的渡輪後,抵達蘭卡威。一出碼頭,立刻可以感受到這座小島被安達曼海(Andaman Sea)所包覆住的力量,夕陽時分,晚霞真的是「落俗套」地「灑落」在眼前的大海上,倚靠在老鷹像旁的欄杆,凝視著大海,深受感動。

 

一旁的老鷹像,縱然再多來自全世界各地遊客的喜愛,包含許多從中東前來度假的穆斯林旅客,仍然在後來被大馬宗教事務有關當局指其違反伊斯蘭教義,宛若一「活化的動物」,如此「非法雕像」或將面臨拆除。

 

蘭卡威,又稱浮羅交怡,地理位置上更接近泰國,在觀光上是一座免稅島。Island hopping(跳島)對於多島嶼的馬來西亞並不陌生,在一處海灘等上一段時間,眾人都到齊後,我們終於可以搭上小船,從孕婦島到濕米島,再到海上的「老鷹餵食秀」,小船開得很快、海水也不斷拍打上船,一個人大約35令吉(350台幣)的旅費,能待上一整天的海灘、海灘,還是海灘。

 

晚上時刻,觀光客們能到徒步十分鐘距離的「珍南海灘」,體驗當地飲食風情。也難怪蘭卡威歷史上便是海員的家,例如半島南部的Orang Laut(海人),以及海盜和漁民等等。

 

蘭卡威在地有個「被詛咒的」傳說。據說,18世紀末,一個名為Mahsuri的婦女被指控通姦並被處死,馬蘇里遂留下怨念強大的詛咒。在馬蘇里去世後不久,1821年暹羅軍隊入侵吉打、襲擊蘭卡威,暹羅人最終在1822年5月奪下蘭卡威並殺害其領導人,許多島民也被當作奴隸,據估計,在暹羅入侵之前,蘭卡威人口落在三千到五千人,入侵後只剩下非常一小部分。

 

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觀光客,挾帶龐大的金錢,誘使資本進入蘭卡威興築飯店,地表使用快速變化,蘭卡威的鄉村特色正逐漸消逝,不知道這是否仍是詛咒的一部分?

投稿粉絲:萬宗綸

@海岸時光,Coastal Time   #你的海岸,你的時光
喜歡這篇文章嗎?給作者一個讚吧!
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
到我們的海岸時光看看

bottom of page